為一套公寓 大溫華裔兩姐妹鬧翻了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(加西網綜合)大溫一對姐妹為了素裡一套公寓的所有權,鬧上了BC省最高法院。

根據周三發布的一項裁決中,BC省最高法院法官 米爾曼(Warren B. Milman )裁定,華裔A某為其妹姐B某托管素裡 CityPoint 大廈一套公寓

根據CTV的報道,法庭文件顯示在鬧上法院,姐妹倆關系非常親密, “現在兩人不再說話了。”




兩姐妹爭議中心的素裡一套居住空間為484平方英尺,擁有零間臥室和一間浴室的公寓,在2007年預售時以232,900元的價格購買的,2024 年BC省評估價為 399,000 元。

根據判決,姐姐A某簽署了購買該房產的合同,自2010年竣工以來,她的名字就一直在產權證上。

2017年初,在姐妹倆為這套公寓發生糾紛不再說話後不久,妹妹B某提起訴訟,聲稱該公寓實際上屬於她,雖然產權是在她姐姐的名下。

在B某所述的事件版本中,也獲得法官相信下達的裁決一樣,姐妹倆最初的計劃是簽署預售合同以購買大樓內的多個單元,目的是在銷售完成之前將合同轉讓給其他買家以獲取利潤。


判決書寫道:“根據B某的說法,雙方後來驚訝地發現,合同通常禁止在完成之前轉讓給第三方,這意味著她們必須完成購買。”

“兩人同意由A某代表B某購買1206單元,因為B某自己的房子已經有大筆抵押貸款,失業並且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生孩子……但是,B某稱計劃是試圖在購買1206單元後立即出售這套公寓。”


購買於2010年5月27日完成。五天後,即6月1日,A某簽署了一份出售該單位的協議。

根據判決,在A某所述的的事件版本中,該房產被掛牌出售“只是因為妹妹B某想知道公寓值多少錢”。

A某告訴法庭,她在這棟大樓裡總共買了三套公寓,其中包括B某聲稱是給她的一套,另外兩套她打算給自己的兒子和兩個繼子各一套。

由於A某的兒子在樓花預售時只有四歲,A聲稱B某提出幫助她管理房產,直到她兒子成年為止。

決定中寫道:“根據A某的說法,兩人的安排是,B某將保留租金收入超過支出所產生的盈余,而A某將彌補任何不足。”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, 我也來說幾句吧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,不作為投資建議。投資有風險,入市請謹慎!
  • 加西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或許可,嚴禁轉載或摘錄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
    猜您喜歡

    您可能也喜歡

    當前評論

    當前評論
    評論1 游客 [辛.香.氏.說] 2024-10-05 15:40
    Money can make bad relationships even though they are siblings.
    發表評論
    您的評論 *:
    安全校驗碼 *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  (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)

     
    Copyright © 加西網, all rights are reserved.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